Bella Zhang
10 Dec
10Dec

人生中每一次的重大转折,对我们每个人而言,都可能是翻天覆地的,人生的好与坏在这一刻开始完全翻转,如果我们可以提前知道如何去把握这些转折点,那肯定对我们的人生会有很多帮助。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如何掌握人生的转折点。 

记得有人问过我,既然修行有这么多益处,那为什么修行的人还这么少?我说是因为无明,人生最可怕的其实不是失去财富、失去健康,最可怕的是无明,在无明的状态下,人就像是蚁群中的工蚁,每天忙忙碌碌不停的寻找,寻找食物,寻找一切想要的,来满足自己的欲望。我们以为自己在努力试图掌握自己的命运,然而却只是在被业力牵引,跟着念头跑,跟随念头做出计划、做出决策,这就是心随境转,然而大多数人从未发觉,到底是我在决定,还是我在被动做决定,在这样一个无明状态下,人开始出现非常多迷惑的行为,比如,很多人都很难感知到当下的幸福,或者得到再多的爱都觉得不满足,只能在随后失去的时候才明白那个就是幸福,或者需要通过在其他人面前体现这种优越感,通过对方的羡慕甚至是嫉妒中感知幸福,感知痛苦的时候也是一样,当我们遇到比自己还惨的人,你会发现自己的痛苦好像也减轻了,有的人会升起一种怜悯之心,而有的会升起幸灾乐祸的心理等等,为什么人需要通过对境才能感知情绪呢?因为我们看反了,大家处在颠倒梦想之中,这个我和外境是一个境像关系,实相是这个我,确切的说是心,外境只是虚像,但当我们处在无明状态时,我们会认为外境才是实相,所以庄子才说我们是倒悬之人,也就是大家都是倒吊着活着,没有人会舒服。

除了这个原因,还有一个就是因为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给出的是什么,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,在这个时空中,因果是这个空间的计算法则,每个人所有给出的,都会像是一个回旋镖精准无误的打回到自己身上,而给出的并不是你做了什么,而是我们起心动念给出的是什么,也就是潜意识里给了什么,可能有人会说,我怎么会不知道我自己想的是什么,你可能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,但你真不一定知道自己的潜意识里是什么,只有极少人能察觉到自己的潜意识里有什么,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会做出一些与潜意识相背的决定,有的人形容潜意识是隐伏难见的,我觉得这个词非贴切,因为它们非常难捕捉。而人的潜意识中,常常给出的念头是善恶参半的,纯善纯恶的念头非常少,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好坏参半的,因为我们给出的就是有善也有恶。 

所以,如果你想掌握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,改变自己的命运,只需要改变看的方向,只看自己,看清自己的潜意识,看清自己的每个起心动念,方法很简单,但做起来去并不容易,因为心站不定,这就是我们需要修行的原因。 

知道了方法,我们还需要知道人生出现转折的信号是什么?就是能量开始出现不匹配的时候,就是转折点,也就是说:我能容万物,万物才能容我,万物能容我,我才是万物,这句话说起来,可能不太容易理解,那我们找个更接近的词,叫德不配位,这个就是转折信号,举个例子,一个人努力提升,努力工作,想着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,甚至可以帮助其他人也能找到更好的出路,共同致富,一种利他的想法,而且还无他求,于是人生一路顺畅,要风得风,要雨得雨,但得到的越多,冲突、诱惑也开始变多,利他的念头开始减少,潜意识里升出了傲慢之心,或者其他利已之心,这时人生一定会反转,这就是德不配位。要知道,越有我,就越无我,越无我,反而就越有我。 

也有的人,走入人生低谷,却升起了同理心,见到他人的痛苦,不但能感同身受,还想着能帮就帮,不求回报,这也是一种德不配位,他的德行与目前的状态已经不匹配了,因此,他的人生会开始反转向上。但这个例子常常会带给我们很多误区,我所举的这个例子,此时他的潜意识里升起的是接近于纯善的念头,也就是一种纯利他的心,而不是一种交换的心态,否则回来的大概率不会是你想要的。如果这一点理解错,那一定是全错,不然按这个逻辑,越有钱的人,只要他想,那他累积福报的速度不是比穷人快无数倍,他不就可以永远健康有钱,又快乐了吗?当然不是这样的。所有的给出都是看潜意识里给的是什么,不是看你做了什么,决定因果的是潜意识中的念头,不是看谁演戏演的好。

評論
* 電子郵件將不會發佈在網站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