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ella Zhang
06 Jul
06Jul

反者道之动,弱者道之用,希望可以带大家从另一个视角,更好的理解这句话在人道与求道之路上的真正含义。 

首先“道”这个字的含义非常丰富,当“反者道之动,弱者道之用”这句话运用在人道中的时候,它有道路、法律、规则的意思,但很多宗教学派认为它是天地万物的演化运行机制,也就是通过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生命的本源,找到宇宙的真相。 

那我们先来看这句话在人道中的运用,在这之前,我希望屏幕前的你在看这个视频的时候,先不要带着是非对错来看,也就是先不要对某个词,某句话做出好与坏,对与错的判断,为什么?我会在后面慢慢说明原因,我相信你自己就可以找到答案。 

首先,我们需要明确的是,人的本质是就是动物,所以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弱肉强食的,无论科技如何发展,科学如何进步,人受教育的程度如何提升,人性是不变的,这一点适用于任何人种,也就是人性中的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,从古至今,这一点上,几乎可以说没有任何进步,社会的进步更多的体现是在规则的建立和执行上,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,表面上看人的道德标准提升,人的本性在规则面前得到了一些限制,但并不代表它真的提升了,人性之恶只是在规则面前被限制了,之所以人性中的恶可以得到限制,原因很简单,因为人如同动物一样,是可被驯化的,驯化者和被驯化者就这样组成一个小家庭、小的集体、大到一个组织、一个国家,组成了利益交错的社会。每个人因手中所能掌握的资源大小不同,逐渐形成了阶层,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?其实就是人,人才是社会中的最主要资源,如同一串数字中最前的1,如果没有它,那无论后面跟着再多的0,都将变得毫无意义。 

如果我们将这个空间的一切看成是一个游戏,不同于普通游戏,在普通游戏中,还可能开局一张图,有说明,有攻略,这个游戏里似乎没有说明书,但却有很多攻略,这些攻略中有一部分是游戏规则,它们为每一个参与者创造相对公平的环境,然而大多数的攻略却都是陷阱,或者换种说法,它们大多都是驯化者列出的规则与标准,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收割被驯化者。 

那这样一个游戏框架是如何搭建成功的呢?其实这个游戏可以成型的原因最初是源自善,源自慈悲,而且它适用任何时期的社会形态,无论大小,这听起来好像很矛盾,一边是收割与被收割者的关系,另一边怎么就成了善和慈悲了呢?其实并不矛盾,因为这个空间有两种驱动力在推动事物的运转,一个就是善,而另一个就是欲望。 

当人出于本能想要活下去时,我们就会去寻找合作机制,这时的初衷是一种利己,甚至是自私的行为,我们肯定都希望可以强强联合,屏蔽弱者,但如果我就是一个弱者,那怎么办?这时,有一类强大的灵魂就会出现,他们不但可以整合各方强者,还能为弱者提供保护,这种对弱者的慈悲就是善,当善足够大时,这反而成了助力,一个强大的社会集体就形成了,如同一个完整的产业链,我们不知道,什么时候看似弱者的那部分群体就开始发挥作用了,在这个演变过程中,人的欲望会驱动人们在竞争中优胜劣汰,阶级就开始形成,这也就是人道的运行规律,物极必反,当善足够大时,恶就开始显现,掌握更多社会资源的人,开始发现可以通过制定规则、规范标准,来让整个社会更安定,同时还可以享受更多特权,而弱者也愿意去遵守规则,以寻求庇护,寻求更安定的生活,但也在这个过程中,人开始真正成为资源,弱者不但可以被驯化,而且还可以在制度的控制下,实现自我驯化,最后被收割,甚至被围猎,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。比如教育、医疗、能源等等,你所能想到的一切形态。 

这并不是来制造焦虑的,我只是想让你知道“道”的运行规律,当“反者道之动,弱者道之用”运用于人道时,它就是这个游戏的说明书,如果你觉得自己是强者,想要我命由我不由天,那就需要跳出规则外看道的本质,不断的突破认知,自我的认知,家族的认知,甚至是来自集体意识的认知,你需要知道:牛羊成群,猛兽独行,当你真正明白并恰当运用“以百姓心为心”时,你就真正明白了这个游戏的运行规则,比如想要获得更大的利益,那善就是最大利益的获取方法,像连锁经营模式,就是为那群想要创业,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始、如何经营的人提供帮助,在商道中,被称为解决客户痛点,它适用于所有的经济活动;某大国愿意为他国提供经济援助,就是想要从他国获得更多的资源等等,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,要知道给予的另一面就是索取。 

那如果你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,那就走中庸之道,为道所用,如何为道所用?很简单,就是让自己成为那个优质资源,成为那个守法的人,对社会有用的人,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很像小学老师的教导?主动并参与到被驯化者和自我驯化者的角色。 

当然,无论社会如何发展,任何时候都有跨越阶层的人,有的人从上向下跌落,有的人却能逆流而上,为什么做不到长久保持一种状态呢?包括全世界范围,可以称为世家的家族也非常少?因为世间的最高法则是因果法则,用科学一些的词来说就是能量守恒定律,给出什么就回来什么,有趣的是当人身处游戏中的时候,会忘记善恶,或者说选择性的分辨善恶,于是善恶就变成了相对的,当立场不同,获得的利益不同,对善恶的定义也就不同。 

我有一年,去一家公立医院看病,当时在国内,半年内在那家医院转了三个科室,在这三个科室里,我被要求做三次大量的检查,而检查的项目大部分都是重复的,原因是医院的科室与科室之间,检查报告不通用,最可笑的是,连血型都被鉴定了三次,医生的解释是:在一些极端情况下,人的血型是会变的,我们也是对你的生命负责。而实际情况相信大家都懂,医院要创收,科室要考核,医生要提成。我举这个例子,是想让大家明白,如果我是医生,我并不觉得这是恶,相反,我会心安理得的觉得我在履行职责,而且我的职业很高尚,但作为病人,很明显,这不就是恶吗?这就是在趁火打劫。在这个场景中,我就是弱者,被收割的弱者。同时我又是这个制度的加固者,甚至可以说是守护者,为道所用,因为普通人认为医生权威,专业而且可靠。当然,医生并非是那个真正的收割者,真正的收割者聪明而且更隐蔽。医生只是社会结构中的优质资源,是为道所用的执行者。 

佛说: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,就是因为人处于无明状态时,善恶随着处境和角色的变化而变化,善恶在一念之间切换,人生也在起起落落的状态下无限循环,而且是一个死循环。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死循环,因为即便你知道了道的运行规律,试图从被驯化者跃升到一个驯化者,也逃不出因果循环的规律。所有精于算计之人,也终将被算计所伤。因为人很难真正超越人性。 

经常看到一个观点说,过好自己的人生就是修行,但当你真正理解了道的运行规律,你会发现持这样观点的大多数人都只是在做自我驯化。因为人进入到中阴身状态时,仍然会无明的随境随业转。这也是我一直强调修行需要实修,不是停留在理论上只做到明理。 

反者道之动,弱者道之用,这句话运用在人道时,我们只需要拥有与大多数人不同的逆向思维,跳出规则看本质,就会有机会取得成就,但运用在追寻真理的大道上时,我们需要超越的东西不只是人性的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,还有眼耳鼻舌身意,甚至超越身体的物理属性。 

从古至今,智者都在寻找真正可以解脱的大道,在《阳明心学》里有这样一段话:“躲天意,避因果,诸般枷锁困真我;顺天意,承因果,今日方知我是我;一朝悟道见真我,何惧昔日旧枷锁,世间枷锁本是梦,无形无相亦无我。” 

希望大家都能早日离苦得乐。

評論
* 電子郵件將不會發佈在網站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