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段时间,有个学生问我个有意思的问题,他说我以前的老师要求我打坐必须要结手印,包括对打坐的姿势也要求严格,腿麻到不行了,也要坚持,但为什么到你这,这些要求都没有,到底哪个是对的?
确实,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,可能会接触各种修行方法,而老师的状态是怎样的,其实做为普通人,我们是很难分辨的,但这个阶段,我们又需要借助他人的眼睛来看清前方的道路,那怎么办呢?
其实很简单,首先,我们需要自己的愿力,不管你之前的修行目的是什么,但当我们行走在这条修行道路上时,我们需要不断的修正自己的修行目标,我们必须明白修行是为了让自己获得大自在,简单来说就是让自己的身、心都恢复自由,我们经常会在经书里看到一句话说,观自在,而此时的我们,恰恰就是处在一种观不自在的状态,因此,这种修行目的的修正是非常重要的,因为只有当我们知道自己要想什么,这种想要就会转化为愿力,而这种愿力会让我们与自己的非世间上师联系得更紧密,要知道,有着更高意识的我更渴望醒来,因此,这种与非世间上师的紧密联系,会让我们走上正确的道路,开启修行路上的更多善缘,也更有机会遇到自己的世间上师。
其次,我们必须明白,修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,而这个动态的过程又是一个一边立,一边破的过程,我们常说借假修真,那假的是什么?是这个身体,以及所有我们五感显像的一切,因此,这个过程中,所有能立的都是假象,换句话说,所有能立的都能破,而且是都要破。
我举个简单的例子,比如脉轮,脉轮在前期的气脉清理过程中,是一个比较好用且有效的方法,但随着气脉的清理,慢慢的,当气脉开始逐步浮现,你会发现脉轮是连在一起的,这意味着脉轮会消失,当我们修行到一段时间以后,你会发现你甚至想不起要使用这个方法,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从感知不到脉轮,到看到它,最后看它消失,这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一边立一边破的过程,同样的,气脉也是一样,随着大周天的清理,到了后期,所有的能量会全部集中在中脉,意味着这个气脉就只剩下中脉,而随着中脉也逐渐打开,身体将从一个太极的状态回归到一个无极的状态,这意味着什么?中脉也没有,这整个过程也在一边立一边破。
明白了这些,我们就需要知道,在修行的过程中,我们所处的阶段不同,所采用的方法,甚至给出的定义都不相同,当我们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,你再回头看之前的方法,你会发现既是对的,但也是错的,甚至很多方法都像是在做无用功。
那作为在家散修的人来说,我们不能时时和自己的老师待在一起,很难依照禅宗的修行方法,通过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”的方法来修行,因此,我们必须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,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来修行,当然,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的老师,你需要在这段时间完全的信任他,这样可以避免少走弯路,而学到的方法,我们可以使用一段时间,观察效果,有用你就用,没用就换其他的。而修行越到后期,所使用的方法会越来越少,大道至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