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ella Zhang
23 Oct
23Oct

这好像是两个话题,其实本质就是一个,性别问题,也就是男女相。 

灵魂是纯阳之体,当他下降时,需要阴性能量才能入胎,所以我们需要和三魂六魄结合,在因缘和合的作用下,我们有了性别,而在这之前,灵魂是没有性别的。包括很多小孩子,很小的时候他们也不知道有男女的分别,但在持续的教育下,我们的分别心开始产生作用,我们有了对性别的认识,有了男女相。 

但为什么仍然会有人认为自己的性别错了,不认同自己身体这个性别?其实主要就两个原因: 

一个是因果业力的限制导致的,我们这一世的人生剧本和过去生中每一世都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,但主要的影响会集中在几世,也就是这几世的经历、经验会成为我们这一世的主要人格,但由于我们过去生中,有体验过男性角色,也体验过女性角色,所以你会发现每个灵魂内心深处都有男性和女性的两种特征,只是所占的比例不同而已,一个外形健壮的男生,内心也可能敏感又害羞,而一个外表柔弱的女生,内心可能果敢又狠绝,所以,这种反差常常让人感叹,人心隔肚皮,我们不单揣测不出一个人的内心活动,也很难判断一个人的真正性格,甚至我们自己究其一生也没办法完全搞懂自己,因为我们只是随因缘生灭。 

当我们受到了业力的牵引,我们又会出现两种情况, 第一种,是我们会延续这些关联性强的这几世中的一些性格特征,比如女性特征,延续在这一世中,但在轮回中,我们却控制不了自己身体的性别,当我们看到喜欢的同性,或者是异性,当心一动,就表示业力的牵引浮现,当然,业力有善缘也有恶缘,当他出现的时候,我们开始无法控制自己的心,这个时候很像是两条信息开始匹配,能量就开始纠缠,这种纠缠不受年龄、性别等等限制,因为匹配的信息被列为优先级算法。

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性恋从古至今都有,只是在过去的年代,人们相对保守,对同性恋并不接受,所以很多灵魂本能的求生欲,会让自己去压抑自己的本性,从而去符合大众的价值理念,而现在社会的包容度增加,很多国家在法律上也认可同性婚姻,人们也逐渐的接纳这种同性关系,所以灵魂开始逐步的放开这些限制,选择做自己,再加上人们对这种关系的好奇,自媒体的兴起等等,旁观者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,而这部分灵魂可以在做自己的同时去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,所以在这种双盈的环境中,你会发现好像同性恋变得越来越多。

也有的灵魂是因为害怕直接面对生活的压力,希望获得其他灵魂的保护,所以有的男生会更偏向于去选择男性伴侣,反之,有的女生由于业力牵引,对弱小的保护欲很强,在个性上也会展现出男性的特征。

当然,这些特征并不会完全都反应在寻找伴侣这个问题上,也可能反应在个人喜好上。 还有一种情况,其实也是第一种的延伸,有一句话叫,“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,这句话其实用在轮回里也很合适,我们身处二元对立的世界,会在至少两种对立能量中不断纠缠,我们到了一个对立面后,接着就会驶向另一个对立面,举个例子,如果这一世,我拥有男性的力量,但我因此而恃强凌弱,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,这就是一种德不配位,那在下一世,很大概率,命运之轮就会收回我的力量,让我好好体验一下手无缚鸡之力的感觉,类似的例子还有非常多,我们会在这样一个因果关系中不断转换角色,转换性别,但并不代表我们能在这种转变中迅速调整自己的个性,所以我们就常常出现个性与身体性别冲突的情况。 

刚说的是因果业力限制导致的,另一个是由灵魂自己决定的,这通常是出现在地球新灵魂身上,他们有选择剧本的主动权,这些灵魂会主动的想打破这种限制,就是想体验这种冲突性的角色。所以这部分灵魂不但不害怕去展现这种冲突性的个性,同时还希望借此去打破人类二元对立的限制。当然,也有的灵魂单纯就觉得好玩而已。 

总的来说,不管是因为因果业力的牵引,还是灵魂自己的选择,这种冲突性的角色都会给灵魂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,伤害的大小取决于心的染着程度,这其实和其他所有的二元对立带来的伤害是一样的,如果你的心紧紧抓住这个问题不放,那这肯定就成了这一生的课题,如果你只是觉得好玩,那这就只是一个角色带来的体验而已。 

那这种男女相,放在修行上看,是不是女生相比男生修行要难呢?

常有人认为,女身相比男身的业力要重,所以才投胎成为一个女身,那是不是这样呢? 从前面所说的这些,我们可以知道,灵魂没有性别,只是因为因缘和合的作用下,展现了男身相,或者女身相而已,而对女性的偏见其实是因为社会性造成的,女性通常需要在家照顾孩子,生活来源需要依附丈夫,所以一直以来,女性的地位被限制了。

佛陀说:“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”,“众生平等”,所以我们不要被男女相限制。

我举个例子,我们在启动拙火的时候,男生的拙火位置和女生的略有不同,女生的要靠前一些,但在我的视频教学中,我并没有做这样的区分,特别去区分男生、女生,因为女生在练习以后,拙火也同样能升起,很奇怪?为什么?因为相是假的,灵性能量并不听从我们这个大脑的指挥,修行修的是心,心不是身体里的这颗心脏,而是那个无处不在,无所不知。

当我们的心越来越清明,你会发现心能看到很多东西,比如,看到一个喜欢的同性或者异性,普通人的心升起的是欢喜,而此时的我们看到的是能量,甚至是因果业力,当看到了,就可以按个暂停,想要参与演出?还是止步于此,全由自己选择,那即使选择参与演出,我们也是在有觉知的状态下去参与,而不是无意识的去被动体验,这好比有的人喜欢追剧,总是感觉看别人谈恋爱比自己谈恋爱开心,究其原因,是因为追剧的时候,我们都有上帝视角,而身陷其中时,自己只是一个被摆弄的棋子。

当我们修行以后,我们才能真正全然的活着,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说,修行的本质是让自己恢复自由。 

总结来说,修行要打破所有的限制,物理的限制还有社会性的限制,物理限制包括了我们的这个身体,时间、空间等等,还有社会性限制给我们贴上的各种标签。让心恢复自由,打开视野,提升生命的等级。

評論
* 電子郵件將不會發佈在網站上。